现行高考制度从1978年开始恢复,至今已走过了41个年头。上亿中国年轻人通过这40多次高考,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通过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可以说,每一年高考都承载了一代人的希望和记忆。
在过去的40年中,要说对当年一代人命运影响最大的,可能要数这10个年份的高考——
1980年,恢复高考第三年...三年当中,无数返乡知青和农村青年通过高考彻底改变了自己乃至国家的命运。
这三届考生大学毕业于1982、1983、1984年,正是改革开放正式启动并进入第一个高潮的时期。这些真正的“天之骄子”迅速成为各界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如今在中国政界、商界、学界担任领导、领军人物的,90%以上仍是这三届高考生。
1985年高考,这届考生毕业的年份比较特殊,让很多人的命运轨迹发生了转折。
1988年高考,这届考生毕业的1992年,中国大地是东方风来满眼春,改革开放进入加速期,房地产热潮、下海潮,让大学生们有了更广阔的的用武之地。“92派”在如今的中国各类富豪排行榜上都是常客。
1998年高考,是恢复高考第十年,但这一届考生也被称为“史上最悲催”的一届。因为之前读大学基本免费、工作还能由国家分配。但从1998年开始,大学开始收取高昂学费,而且国家全面取消毕业生分配制度!考上不易、读书花钱、就业不托底...这届高考生大学毕业的2002年,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稍早一些。
1999年高考,如果说1998届高考生被称为“史上最悲催”,那么1999届高考生就是“幸福来得太突然”!
1998年11月,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建议中央扩大高校招生数量。在这份建议书之中,他指出5点扩招的理由:
-
-
国企改革带来的大量下岗工人如果进入就业市场与年轻人竞争,会出现恶性局面。
-
国家提出经济增长8%的目标,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最大的需求,扩招可以拉动内需,激励经济增长。
-
高校有能力接纳扩招的学生,当时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大学生。
-
建议被中央采纳之后,中央很快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1999年高考,当年高校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于是,原来很多成绩只能上三本的上了二本甚至一本,分数只比一本线多出一二十分的考生进了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这些名校。
2004年高考,分省命题大规模推开。从上海(1987年)、北京(2002年),到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2004年),再到安徽、江西、山东(2005年),从全国卷到地方卷,高考的试卷数量、考查范围、命题方式、素材呈现、评分标准发生巨大变化,让很多省份的高考分数出现了剧烈波动!不该落榜的落榜了,不该被录取的录取了....分省录取而来的考生,在大学里的表现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这种阵痛,让中国高校消化了至少10年才缓过劲来。
2016年高考,大规模恢复使用全国卷。山东、海南、福建、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安徽10省市不再自主命题,所有或部分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从分省到统一,高考命题兜兜转转改了十几年,又走回了全国卷。又是高考试卷数量、考查范围、命题方式、素材呈现、评分标准的巨大变化,让之前分省命题的省份考生艰难备考,当年的高考成绩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2020年高考,看似普通平常,但相比之前影响力较大的几个年份,它的特殊性可能仅次于1978年。首先从大局看,2020年的中国乃至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贸易战剑拔弩张、香港局势波诡云谲、经济触底但不见反弹,热点地区战乱、大国军备竞赛的紧张程度几十年来罕见。
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2020年1月份、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袭击”了中华大地!武汉封城、湖北告急、全国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正处在发展关键节点的中国,突然被一场“战疫”打乱了节奏!这些都说明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从高考的大背景看,2020年高考很可能是传统的3+文/理综模式最后的绝响,它恰逢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大面积推开的关键年份,对很多省份考生而言几乎没有复读翻盘机会!疫情严峻,包括高三年级在内的全国高中生延迟开学,原本在2月密集举行的高招相关考试纷纷取消,6月份的全国统一高考是否推迟,至今尚无定论!不夸张地说,很多考生心里很慌!
但心里再慌,高考的复习备考节奏不能乱!自己心中的既定目标不能乱!尤其对试卷形式、考纲的把握和对目标院校、专业的提前了解,应该早做准备!【石家庄艺考生文化课全托班威文名师教育编辑整理,侵联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