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
江苏省
办学地址:
南京市
前世今生:
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83年的南京财贸学院(专科)
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专科)
1991年,学校由国家审计署主管
1993年,南京审计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
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南京审计学院
2011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江苏省共建高校
2015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
特色解读:
“为审而立、依审而兴、靠审而强”。年轻的南京审计大学是与国家审计署同时成立的,也是与中国审计事业同步发展起来的。至今,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还担任着学院的名誉院长。
南京审计大学被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证为中国唯一的“内部审计教育伙伴”(IAEP)合作级高校,与全球伙伴高校开展学生互换、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科研合作;被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评为“全球培养ACCA人才最多大学”“白金级培训机构”;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ASOSAI)等国际行业组织,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高审计机关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美国、法国、巴西、印度、南非等50余个国家审计长受聘学校荣誉教授。
毫无疑问,学校独步全国的王牌专业是审计学。长期以来,这个专业一直是“养在闺中人未识”,真正引起人们关注的缘由是国家审计署掀起的一年一度的审计风暴。“经济发展越快,审计越重要”。在这场风暴的背后,人们清晰地感知到审计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所肩负的特殊使命,看到了审计的发展和社会对审计人才,特别死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潜力。
作为全国第一个开办审计学专业的普通高校,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现有会计(审计)学、金融学、国民经济学、行政管理4个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与南京大学联合培养会计(审计)学、国民经济硕士研究生。2009年,学校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金融学院依托国家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行业资源,致力于金融风险管理、产业金融与科技金融、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等特色学科方向的研究
除了审计学,金融学也是南京审计大学的特色专业。目前开设有金融学(含国际金融方向)、投资学、保险学、信用管理和金融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金融学专业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金融学类专业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为我国金融人才培养和地方金融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金融业内称为“”。
会计(审计)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会计学院目前设有审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三个专业,以及审计学(ACCA)、会计学(中澳合作项目)、会计学(USCPA)、会计学(CPACanada)、会计学(CMA)5个特色专业项目。其中,“、,国际审计学院、瑞华审计与会计学院挂靠于会计学院,依托本院培养审计学专业国际化特色人才和行业精英人才。
特色专业
审计学、金融学、财政学
就业概括
据了解,我国大约需要35万名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只有执业人员5万多名,且其中一大半得不到国际机构的认可,人才缺口很大。在未来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审计学方面的专业人才位居榜首。这大概就是南京审计大学牛气冲天的真正原因吧。
多年来,审计学专业在江苏省政府、国家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的特别关照下,其发展速度和专业水平在国内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许多本科生一毕业即被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选中,其余学生也大部分进入国家机关、大型国企和上市公司。
就业区域流向京、津、沪、苏、浙、粤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毕业生约占80%左右,行业流向相对稳定。每年进入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约占7%左右,15%左右的毕业生被世界五百强企业录用,2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国内外各类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从事国内外各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毕业生约占10%,其中进入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毕业生每年稳定在100人左右。2018届的3971名毕业生中,国内升学毕业生中,97人进入双一流大学。出国深造毕业生中,11人进入QS排名前二十大学,102人进入QS排名前五十大学,224人进入QS排名前一百大学。
报考提示:
1、审计学专业人才必须是在文、史、哲、外语、计算机等基础上,向经、管、法和工程技术方面延伸的多面手,教学能力尤需出类拔萃。
2、尽管学校办学时间不长,但是由于学校办学特色鲜明,所以每年的招生分数都很高。其中,审计学专业的录取分数基本上远远高出各地一本控制线。
3、优秀学生大一学年结束后根据学业成绩(专业排名前15%)可申请转专业。新生入学后可报名参加ACCA、IAEP、CMA、CFA项目等特色办学项目的选拔。通过特色项目选拔考试且试读期学习合格的同学可转入相关专业学习。新生入学后还可以参加“经济与金融国际化创新人才班”、“瑞华精英班”等精英人才班选拔,具体信息以进校后选拔通知为准。
工程审计、金融企业管理、管理审计、法务会计、法务金融、计算机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商务英语
4、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复合型财经类人才的需求,学校复合出等专业方向,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学长学姐说:
知乎网友一:
1、能去985211就去,不要有任何犹豫。在本科阶段专业其实没那么重要的,有句话讲“本科生选学校,硕士生选专业,博士生选导师”不是没有道理的,希望别本末倒置了,如果实在在意专业,你先选个211,进了211后也可以转专业,可以修双学位的。
2、大家选财经类学校,心心念念想学财经专业,无非就是觉得财经专业容易赚钱,可以成为电视剧里的穿梭在CBD的高级白领,穿阿玛尼的成功人士。可是我想说你们真的想错了,普通学校的财经专业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赚钱的,你看南审,学校里都是各种财经专业,哪怕是中文的,毕业的时候也是人手一张会计证,证券从业证,但毕业生的就业薪资才5000多块钱。这个薪资在南京大概什么水平呢?新街口的眼镜店里卖眼镜的高中毕业生一个月都有5600,江宁区恒大某楼盘的保安每月5400。所以说,你觉得在南审学财经=赚钱,只能说太幼稚了,我已经毕业了班里人的就业情况,薪资待遇水平我还是很了解的,只能说不如当初预期吧,很多人过得很无奈,也很后悔。
南审的保研率是0%
3、985211大学的保研率挺高的,基本都在13%以上,加上部分顶尖学生放弃保研选择出国留学,大部分211的保研率能覆盖到前20%的人,985的保研率能覆盖到前30%的人,而,学校压根就没保研名额。本人大学期间的成绩是专业第五名,专业里有300多人,我的成绩放在211里妥妥的能外保到上游985去,(这成绩如果在河海的话就能稳保南大,在安徽大学就能稳保中科大,这是我毕业后才了解到的)但在南审就等于屁。别小看人家985211百分之几十的保研率,这意味着机会,意味着可以改变命运,保研是可以跨专业保的,不一定本科学什么,研究生就只能保什么。现在本科生那么多,好单位的高薪岗位的学历要求都是研究生起步了,财经类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能干嘛?都是那种最脏最底层的活啊,钱少事多那种,还没职业上升空间,比如去银行的全被摁在柜台上转岗涨薪都很困难,干了8、9年柜员的南审毕业生大有人在,去中建中铁的要跟着施工队,待遇也很一般,去本土八大的加班多工资少。。。
如果从南审金融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话是对不起当初的高考分数
4、为啥会有人说来南审后悔,会断了以后的路?因为当初大家进来时分都不低,比如我那3个室友拿着去西安交大,中央财经,中南大学,东南大学的分报的南审,没录上审计,然后来了金融专业。我当初的高考分也够60几家211的投档线。大一的时候也能转去ACCA专业,但家里没钱去上这些比较贵的字母班,字母特色班四年读下来至少要8万块钱的学杂费(不含生活费),于是就留在了金融没转专业。但南审金融出路很一般啊,大部分人是回老家的银行当柜员。其实银行柜员能否完成业绩取决于家里的资源,因为是要拉存款的,国有银行一个季度300万的存款任务,股份制银行一个季度800万的任务,还有每周都有的各种理财险,基金,贵金属,信用卡的销售任务,完不成任务转岗基本无望(南审很大一部分人的出路是去银行,关于银行工作到底如何请在知乎上搜,回答还挺多的)。银行不去的话,其他地方也没啥可以去的了,之前的学长学姐都有人在南京卖保险,卖信用卡呢,所以的,只能硬着头皮去考研,这个就相当于重新参加高考了。而当初分比我们低的去211的高中同学大部分都保研了,比如从贵州大学保研到了同济大学的,从安徽大学计算机保研到天津大学的,从武汉理工大学保研到清华大学硕博连读的,从江南大学法学保研到南京大学金融工程的。当初高考分不如自己的高中同学人家都有个相当不错的出路,你在南审只能再次走上考场和300万考研大军争抢那剩下的30%留给考研生的研究生名额,还不一定能考上,你说憋不憋屈?考研考了个不高不低的分数370、380分,要调剂时被本科必须是985、211的条件卡住,人家海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这些末流211的学生调剂都比你优先,你说憋不憋屈?大三结束大四开学的时候,去211的高中同学们纷纷进了保研夏令营,手上有好几家985的保研offer难以抉择想听听你的意见的时候,在教室做着考研数学1800题,看着砖头厚的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刷历年英语真题,做肖秀荣政治三件套的你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5、最后,劝大家分数够985211投档线的就去吧,不要犹豫。西安的西安电子科技大,西北工业,西北大学,陕西师范;成都的西南交大,重庆的西南大学,武汉的武汉理工,中国地质,华中农大,华中师范,还有东北师范,哈尔滨工程,东北大学,合肥工大,北京工业大学这些低分211学校真的不差的。(我不清楚现在的分数线情况,上面学校我当年都是可以去的)上面我列的大部分是教育部直属学校,211该有的诸如保研,就业,竞赛,公派出国名额等相关资源一样都不缺。在这个学历通胀,一本扩招的年代,上一个985211大学至少在你毕业的十年内对你的人生走向会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升职,跳槽,转行,深造等等,越高端的行业和单位越看重本科出身。(我说的是普通人。家里有矿或者有贵人相助的除外,比如我知道的某个曾上过官微被当作精英校友宣传的人,家里亲戚是海通证券总部的某高管,这种背景牛逼的自然不在我说的范围内啦!)
附上最新的部分高校保研率排名。这里面的兰州大学,地矿油,北化等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可以去的吧。某些双非也能保研且保研率不低,那为啥招着985211生源的南审连保研资格都没有呢?
知乎网友二: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重庆理科考生进南审金融学院,与我同分的同学在重庆大学、湖南大学这类比较靠后的985,在江苏,除南大东大外,其他211学校都能上。在全国除了财经类211应该都是能上的,当初西财分也是够的,正好超过了两分,但没有敢报。老乡当中进审计学的基本是就是中流985的分数了。
这个志愿是我情急之下改的,当时填了中国农业大学(985in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11)、湖南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很遗憾,在填报志愿结束前30分钟迫于压力改为了第一志愿:南审。
家里人目光比较短浅,一直跟我强调“就业”的问题。说我去学生物、学化学啥的不适合女孩子不好就业,我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也没有形成,加上考差了,也没有认真研究过那一分数层次的大学,就服从了。
大一军训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听见周围的人说苏大怎么怎么样、南师大怎么样、南航南理工怎么样……我就纳闷了,南审难道不是省内除了南大东大外最好的学校吗?(别笑,我当初就以为分数越高学校越牛逼,其实是在省外虚高)
虽然有这种疑惑,也感到不解,但大一嘛,对社团活动啥的一吸引,感觉什么都新鲜,就冲淡了对学校的考量,也没有去真正想过这个选择会给我造成怎样的影响。当初参加了字母班和精英班选拔考试,都通过了,觉得自己太牛了,沾沾自喜,沉浸在其中。
大二开始,当一切新鲜感都冲淡了,生活归于平静,就开始思考大学最核心的问题了,我要去哪?
这时我才了解到,四大竟是天花板了。(先不说特别牛的某某学姐学长去了投行,这是个例,也有背景加持,我只是个普通的穷人,没有社会资源,唯一的工具就是学习。)
放假参加高中同学聚会,怎么别人都在讨论学长学姐保送清华直博?什么玩意?好高级?我审呢?啊?不好意思,没有保研资格。
看高中同学分享一些大牛老师,惊叹于别人大学的老师怎么可以这么牛,自己偷偷百度面前老师的背景,啊,有点尴尬,转念一想,我校就是高等金融专科学校发展来的呀,理解理解吧,还要什么摩托车。
大三了,暑假,备战研究生考试。当初跟我高考分数一样的同学来南京了,问她干啥呢?人家来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夏令营。也去了十四所的夏令营。最后斩获十四所offer。她的情况是在重庆大学保研比例线上,刚刚好的地方。我一个备战211的人,还不一定考得上,真的觉得颜面无存。
大三,十月份,也就是大多数高中同学九推结果出来之时,可以比较一下,在211、985保研是多么爽,那种直通渠道,和等级的跃升,真的是费力考研千军万马独木桥不了的,我常在想,我当初要是回去复读,就算少考20分,好好填志愿,去一个能保研的学校,按部就班学习,一个中上游的绩点,就能去轻松推免去更高的平台了。可惜没有如果。
这是去向:
以我的分数理科628为参考线
我——南审——考研211,还不一定考得上。
628分——重庆大学——九推电子科技大学
570+——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九推中国科学院大学
570+——贵州大学——九推四川大学
570+(文科)——江西财经大学(虽然双非,但应用经济学评估是A上下)——西财、湖南大学、厦门大学offer
说这么多,其实最大的感悟就是要珍惜和重视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吧,一个混沌的志愿可能会对未来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时候跟别人比(同一出发点)会发现差距越来越大,追都追不上。我不讨厌南审,她只有36年历史,她本应如此。
只是遗憾。
希望学弟学妹都好好对待自己的志愿,看远一点。南审是在飞速发展,但你的大学只有4年,就算她一百年后成为财经界的第一,也和你未来的100年没有任何关系,懂我意思吗?
说明一下:我不是有的网友看完可能想象的那种只会抱怨吐槽不努力的人,自认为,绩点还是比较靠前,奖学金也有拿,证书也有考,有500强和某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但是比赛参加的比较少,但至少不是咸鱼吧。
如果这个回答伤害到了一些热衷宣传母校的朋友的心,我很抱歉。
有时候很羡慕那些超常发挥考上南审的同学,大学的基调就是快乐的、是赚了的,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事情了,也没有那么多peerpressure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