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的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19年高考趋势!
发布时间:2018-08-28 21:25:15 点击:
2018高考的变化,很大程度反映了2019高考的命题趋势,今天就分享一下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透露的2018高考变化信息,19/20届考生一定要注意!
1 数学难度下降 根据调查显示,85%的考生对高考数学都会有恐惧感,因为高考数学想得高分就要求同学们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但对于2018高考而言,相比于前几年,数学难度是降低的。 01 求“稳”仍是2018高考数学试题的一大特点 (1)2018年高考试卷在整体结构上延续了2017年的改革方向:简化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2)继续坚持注重基本知识和通性通法的考查,坚持在命题的角度和题型上下功夫,不出偏题、怪题。总体呈现“稳中求变”的状态。 重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数学应用、数学阅读和表达等关键能力,重视学科主干知识,杜绝偏题、怪题和繁难试题。通过高考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堂,用好教材,避免超纲学、超量学。 (3)符合考纲但又不拘泥于大纲,体现了高考的灵活性和选拔性。比如:新课标削弱了双曲线,考试说明指出:“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要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而今年Ⅰ卷和Ⅲ卷理科第11题都考查了双曲线。虽然解题过程中只需要用到最基本的性质,但不得不说这两题还是有难度的。 02 今年与往年相比主要体现以下变化 (1)就全国卷Ⅰ而言,概率统计取代圆锥曲线成为压轴题。概率统计题难度略微上升,而圆锥曲线题的难度明显降低,主要表现在计算量非常小。预计今后将保持这一新的排序。这样排序的变化说明一个很大的问题:试卷整体难度降低。 (2)文理卷试题重合度明显提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认为,2018年高考数学卷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根据文理科考生数学素养综合要求,调整文理科同题比例,为新一轮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的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 (3)理科试卷难度略微下降。解答题中解析几何的难度明显下降,导数的应用性也降低不少。 2 语文拉分程度出乎意料 2018年高考语文题目刚公开,考生和网友就炸了锅,用一句话来形容今年的考题:人人喊难!2018高考成绩证明今年最拉分的果然是语文!于是很多人称今年是“最难高考语文年”。 其实,2017年一系列语文改革,以及高考改革政策公布时,今后高考的“语文难”就已成定势,可惜很多人并没有关注,或没有重视。 今后的高考语文阅读题量会持续增加,锻炼阅读速度、提升反应能力迫在眉睫!高考语文阅读题的选文范围,将会远远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认知范围。 阅读题的难度、深度、广度,全面向学术级、经典级看齐!只看《读者》和四大名著,别说高考语文,中考语文都将应付不来! 仔细看过2018高考语文全国卷I、卷II、卷III后不难发现,所谓的“难”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01 阅读能力差,题目做不完 “题目太多、字数太多根本做不完!”让很多考生叫惨连天。他们正是温儒敏教授口中说的“15%的人”。 2018年的高考试卷,乍一看满满都是文字!去年说的“高考变革”已经实现,所有题目都在默默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能力。阅读不行卷子根本做不完。 02 不读名著无法答题 2018北京高考卷微作文题目(10分): 虽然近几年高考中,对于名著中的知识一直在考查,但以前只不过是简单的作者、年代等“背诵题”,哪怕不读书,只要记下这些要点就不会太丢分。 但2018高考北京语文卷的考法: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大多数同学表示不会答这样的问题,因为不读名著根本没办法正确回答! 03 不积累古诗文,丢分严重 不管是全国卷I、卷II、卷III,单古诗文考察就占34分;而北京卷文言文+古诗文的考察分数高达44分! 也就是说在北京高考语文卷中,【文言文+古诗文+名著】占到了54分的比例!这分数意味着什么?拿到它,大专变本科、二本变重本、211变985。 但如果不读古诗文、不看名著,这几十分怎么拿?不得不说,高考语文变难了,因为它不再只考课本和文学常识,而是在考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不仅如此,语文在各学科间的重要程度也已经凸显。请同学们对语文重视起来,想要语文考高分,多读名著、多积累古诗文、多写作文才是正道! 3 更注重学科核心素养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最新的考试大纲中,着重强调了高考“考什么”,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也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语 文 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让学生在特定情景之下有语文应用的能力。 这几年的作文题目都非常鲜明的围绕这个标准设计。 如给外国朋友介绍中国;如写给2035年的中国青年;如新时代浙江学子,这都是贴合自身情况和整体社会发展情况的特定“场景”,而在某些场景下做出相应的表达,其实就是语文能力最实在最真实的体现。 所以,这体现的是我们的语文学习,不是美而无用的,而是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 数 学 今年全国卷在注重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在向素养提升的方向转变。如文数第19题为“节水问题”,要求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数学运算、数据处理、统计推断,回答现实问题。 理科第19题“产品检验问题”,不仅考查概率、期望等数学知识,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习得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 文 综 如全国III卷第41题以上海和曼彻斯特两个城市的发展为例,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问题进行比较视域下的考查,涵盖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考生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说明。 理 综 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情境来源于生产、生活、社会及科研实际,将化学学科联系紧密的环保、医药、材料、能源等交叉学科内容作为试题素材,考查考生合理正确地使用化学原理与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此既可以引导考生认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又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考查要求。 如理科综合全国II卷第8题和全国Ⅲ卷第12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雾霾形成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素材,考查雾霾形成过程中无机颗粒物的化学基本概念,分析雾霾酸度增大的催化过程和机理。 全国Ⅲ卷第10题考查化学品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全国I卷第7题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之一的磷酸亚铁锂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湿法冶金工艺处理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回收其中的金属,体现了化学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的贡献。 4 更加重视传统文化 2018年高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加。2018年高考试题精心选材,萃取精华,展现了历史人物的群体垂范、古代思想的现代映射、传统美德的当代传承。 语 文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3套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分别节选东汉王涣、魏晋鲁芝、北宋范纯礼3位历史人物的传记,集中赞美他们清忠履正、沉毅刚正、宽厚为政等高尚品质,同时也显示了陈宠知人善任、任峻勇于为政、羊祜谦逊推让等美德。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除从正面考查《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学经典的名句外,全国I卷的“名篇名句默写”还在相邻两题的题干之中将“李蟠的儒学素养”和“周瑜的儒将装束”巧妙组合,充分显示了儒学对中国传统士人的深刻影响。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除大量利用优秀历史人物的崇高美德来感染、引导考生之外,还特别加强了对师德师风的推崇与宣传。 全国I卷在“名篇名句默写”直接考查《论语?为政》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和韩愈《师说》中的相关内容。 全国Ⅲ卷“语言文字运用”要求考生对一封书信进行修改,书信的内容是学生对老师从教50周年的致敬。 数 学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把其中的精华引入到考试内容中,既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又有东方数学的特点,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注意吸收世界数学文化的精华,引导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如全国III卷第3题以优秀的中华木土文化为背景,以榫卯为载体,从更高的要求和不同的角度,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图形的转化能力。 理科数学全国I卷第10题以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在研究化圆为方问题时曾研究过的图形为背景,设计了一个几何概型问题,引导考生热爱数学文化,关注几何之美。 英 语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写作部分第二节设置了外国朋友将到中国家庭做客的情境,要求考生写一封邮件告知在中国家庭做客的基本习俗。 全国II卷语言知识运用部分第二节语篇介绍了中国近年来根据人民膳食变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全国III卷阅读理解部分的一篇文章报道了中国建筑设计师在其作品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获得国际奖项,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消息。 这些语篇的选择和题目设置在自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宣传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引导学生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 理 综 化学试题挖掘古代科技文献,以我国古代化学化工成果为情境命制试题。 例如理科综合全国II卷第26题中提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 例如理科综合全国III卷第35题中提到“《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碳酸锌)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 生物试题选取我国杰出生命科学技术成果为素材进行设计,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理科综合全国III卷第1题考查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引入1965年由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的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一里程碑式的壮举,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先贤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同时加强学生为祖国发展拼搏的社会责任感。 5 高考改革变化大 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实行“6选3”,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偏好等分别从物化生、政史地6门科目中选出3门作为选考科目,其余作为学考科目,选考成绩采用“等级赋分”的方式获得。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组成。 虽然,按照“6选3”模式,高考科目组合方式有20种不同的选择,但如果仅从各学科的角度来考虑,20种选择中似乎没有一种是完美的,没有一种是可以让你高枕无忧得高分,轻轻松松上名校的“最佳选择”! 2017年高考,浙江省透露了省内选科报考的数据,结果让人惊讶。 浙江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是“7选3”,除了新增科目“技术”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的3次选考中,物理的被选择率均为倒数第一。 原先预想的热门选考科目物理遇冷,对数理逻辑要求不高的地理、生物、历史、政治成为选考人数较多的学科。历史、政治被选择几率增加,对偏重理科学习的社会大氛围来说,是一个调整。 |来源:自主招生在线,转自试题调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2020-05-07理综想考260+? 这90个化学常考易错易混知识点, 必须背下来!
- 2020-05-07高中生物知识盲点大整合, 逆袭学霸的绝佳干货
- 2020-05-07考前必备!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语言汇编
- 2020-05-07太全了!高中地理背诵口诀汇总(附图),背会至少拿下30分!
- 2020-05-072020高考英语作文重磅预测! 7类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