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每年小升初的学生人数在23000~25000左右。招生的初中有66所左右。
一、中等以上的学校有30所左右:
简单列一下(有些学校到底是中等还是中等偏下,比较模糊):
23、同文、81、师大附中、金柳林、北师大附中、18、40、求实、27、43、石二外、44、精英、二中南、17、19、41、师大实验、越洋、创新国际、4、石门中学、9、28、新星、新世纪外国语、一中东等。
这些中等以上学校招生总数占到全市生源总数的70~75%。其中民办13所,招生数量占全市招生总数约30~35%,另外十几所公立初中占全市生源的40%左右。
可见大多数学生最终都到一个中等往上的学校就读。其中40%的学生进了公立学校——其中大多数是片内生,少量是择校生(约占全市总生源的5%)。另外30~35%的学生择校进入民办学校。
由此可知,择校到较好初中的学生占总生源的35~40%。
二、中等以下的学校有36所左右,占全市生源25~30%。这其中大多数是公立学校,招收的基本是片内生。
这些学校的生源中,多数是不择校的(学习很差的、误以为去差学校可以占分配生便宜的、外来人口懒得折腾的、舍不得钱的)。
择校不成功,从而进入片内差学校的学生估计只占总生源的10%左右(学习差、没有关系、还不愿花钱)。
三、虽然进入择校进入一个较好学校算不上难,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
1、选择面太窄
有些家长庭即便择校,也只到身边熟悉的个别学校去联系。实际上如果多联系几个学校,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
2、可能无法进入满意的学校
历年都有很多想去名校,最终去了次中等学校的。如果多面试几个学校、多准备孩子的学习考试,适当的找人推荐,也许会有更好的结果。
3、可能无法进入满意的班级
即便名校录取了,但多数情况下学校未必能承诺进重点班,往往说开学时候分班考试。
例如被某实录取了,说保证重点班;而某外也录取了,说开学分班考试。这时候自己就要掂量,分班考试能不能考入重点班?该取舍的时候就要下决心。
4、心理承受能力弱而做了错误选择
看到人山人海的择校人群,以为择校非常难(其实同样的这一伙人也会出现在其他学校门口,谁不多面试几个学校呢)。比如某南招一千多人,来了两万人面试。那录取率是不是5%?当然不是。这2万人同样会出现在某新、某东、某英门口。
还有些家长没信心,有个学校录取了就乐陶陶赶紧交费,小升初这件事OVER。这样做,可能会错过本可以进的更好的学校。也有的是学校招生环节还没完成,自己就慌了,担惊受怕误以为没希望了,从而选择了更差的学校.
5、没有兜底的学校
有些家长,非某名校不嫁。认为自己孩子绝对优秀,某名校不可能不录取。每年,都有最后一刻被名校放了鸽子,因为没有兜底学校,而焦头烂额的(那时候其他好学校一般都已经招满了)。即便孩子再优秀,也不过就是个小学生罢了,能优秀到哪里呢?
为防止万一进不了名校,希望大家千万,千万有个差不多的兜底学校。
|